新闻中心 /News
寶尊電商出手收乐竞体育購英國高端瑜伽品牌
乐竞体育在持續虧損的壓力下,寶尊電商再次出手收購——這次瞄準的是英國高端瑜伽品牌Sweaty Betty的中國業務。儘管該品牌此前在華發展遇挫,但寶尊試圖複製Gap、Hunter的收購路徑,以品牌管理業務拉動增長。然而,面對lululemon乐竞体育、安踏等巨頭的圍剿,這一“買買買”策略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數。
7月3日,北京商報記者獲悉,寶尊電商收購英國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國區業務。
Sweaty Betty成立於1998年的英國倫敦,專注于契合女性需求的運動服飾,定位高端女性運動服飾。Sweaty Betty拳頭産品“訓練緊身褲”在天貓旗艦店原價750—1180元不等,訓練上衣原價480—750元不等,産品售價與lululemon相近。
不僅是價格相近,Sweaty Betty的起步時間也與lululemon不相上下,但從發展來看,Sweaty Betty似乎總是晚那麼一步。2021年,Sweaty Bett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,此時的中國市場正是以lululemon為代表的瑜伽服飾爆火時期。據了解,Sweaty Betty官方微網志和微信公眾號自2022年下半年進入停更狀態,中國內地市場的唯一門店也在開業5個月後的2023年3月宣佈關閉。與此同時,根據Sweaty Betty母公司發佈的財報,2023年,Sweaty Betty收入為2.03億美元,同比下滑3.6%。
對於為何收購Sweaty Betty等相關問題,北京商報記者對寶尊電商進行採訪,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。
雖然對於此次收購寶尊電商方面未給出相應回復,但從近幾年寶尊電商的發展可以看到,通過“買買買”推動轉型依然是其主要發展戰略。如2022年底,寶尊電商以4000萬美元收購GAP中國業務,全面負責運營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,包括設計、生産、推廣和渠道等。2023年,寶尊從ABG手中收購英國高端鞋履和戶外品牌Hunter。
在以電商代運營業務為主的幾年,寶尊電商一直處於虧損邊緣。財報數據顯示,2021年,寶尊電商營收93.96億元,同比增長6.15%,虧損2.2億元。2022年寶尊電商實現營業收入84.01億元,同比下降10.6%,虧損6.53億元。隨後的2023年、2024年也依舊處於虧損狀態。
2023年3月,寶尊電商宣佈以原有電商業務為基礎乐竞体育,業務佈局升級為三大業務線乐竞体育,即“寶尊電商(BEC)”“寶尊品牌管理(BBM)”和“寶尊國際(BZI)”,開啟轉型之路,而收購品牌豐富自有品牌陣容成為其中的一環。
從最新的業績數據來看,寶尊電商收購的品牌貢獻了不少的業績增長動力。2025年一季度,寶尊電商品牌管理(BBM)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.4%,約3.9億元;經調整經營虧損為0.21億元,較去年同比收窄28.1%。寶尊電商在財報中如此表示:“GAP與Hunter兩個授權品牌的表現超出預期,成為拉動該板塊增長的主要動因。”
此番收購Sweat Betty中國區業務,寶尊電商似乎寄予了增長希望,但從當下瑜伽服飾行業發展情況來看,本身發展欠佳的Sweat Betty又能否如寶尊電商所願?
近兩年的瑜伽服飾領域競爭已經發生改變,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,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激烈。如2023年10月,基於瑜伽服飾品牌MAIA ACTIVE發展不錯的勢頭,安踏將其收入麾下,開始涉足瑜伽服飾領域。在收購之際安踏方面表示:“集團的品牌運營能力、零售管理能力與供應鏈管理能力將幫助MAIA ACTIVE更好地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。”
另外,耐克、阿迪達斯等國際頭部品牌都在這一領域躍躍欲試。而對標lululemon的北美專業運動瑜伽服品牌Alo Yoga進入中國市場,更是將瑜伽服飾領域的競爭掀起一個高潮。重重包圍之下,寶尊電商能否推動Sweat Betty在中國市場獲得發展,還需要畫個問號。
在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看來,中國運動服飾市場發展迅速,整體規模和發展速度都處於全球領先水準,吸引很多品牌前來佈局。但隨著運動服飾市場尤其是專業瑜伽服飾領域競爭愈發激烈,對於想要佈局的品牌而言壓力會越來越大。
免責聲明: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乐竞体育,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乐竞体育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,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。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,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,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、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。
凡本網站註明“來源:中國網財經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: 86-10-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
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: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